标题:土壤修复:责任与行动,共建健康生态
正文:
土壤,承载着生命的起源与繁衍,是人类的生存之基,发展之源。然而,随着工业化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,土壤污染与退化问题日益严重,土壤修复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。
一、土壤不堪重负的原因分析:
-
有机肥使用不足且不当:曾经,有机肥是大田作物与蔬菜的“宠儿”。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,化肥逐渐取而代之,导致土壤有机质下降,理化性状变差,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周期。近年来,尽管秸秆还田得到重视,但部分地区技术不过关,效果不尽如人意。
-
商品化肥过量投入:特别是大棚作物的迅猛发展,使得化肥用量大增,土壤中的“垃圾”越积越多。加之设施栽培的土壤长期得不到雨淋,次生盐渍化加重,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。
-
耕作制度的演变:设施栽培、露地蔬菜的迅速发展,长期旱作土壤得不到水旱轮作,这不利于农业投入品的控制,反而有利于病菌的滋生。
-
土壤微生物种群失衡:由于土壤有机质减少,土壤微生物种群得不到平衡,生产上疑难杂症增多,很多农户片面增加化肥的使用。
二、对土壤修复的建议:
-
多途径正确使用有机肥:有机肥是土壤修复的最佳选择。提高土壤有机质,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、理化性状,提高土壤吸附能力、保肥保水能力和肥料利用率。
-
合理使用商品化肥:当前用肥最突出的问题是盲目施肥。我们要提倡平衡施肥、测土施肥、精准施肥。要根据不同作物、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需求规律进行合理施肥。
-
积极筛选,推广应用微生物菌肥:市场上微生物菌肥种类繁多,但真正有效的并不多。要依据田间试验的结果,选择适合的微生物菌肥进行推广应用。
-
调整耕作制度:长期种植同一作物会导致土壤问题增多。要坚持轮作换茬,有条件的地区最好进行水旱轮作。
土壤修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,需要全社会、多部门、各农户的共同努力。只要我们重视起来、行动起来,土壤理化性状就一定会有所改善。
图片说明:土壤修复之我见——通过图片展示土壤修复的重要性与紧迫性,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,共建健康生态。
转载来源:191农资人论坛
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泰克贝思科技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土壤修复之我见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