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揭秘“蝴蝶效应”:为何天气预报总有误差?
说好的晴空万里,出门却被淋成落汤鸡!
说好的初雪纷飞,却只能在朋友圈看别人家的雪景!
这样的天气“惊喜”,我们几乎每天都在经历。那么,是什么让天气预报总有那么一点不准呢? 天气预报又能否有完全准确的一天呢? 下面,我们就来深入探讨,找出天气预报误差的根源。
1961年冬天,著名气象学家爱德华·洛伦茨在一次计算中发现了令人震惊的现象:一个微不足道的差异——仅仅0.0000506127与0.0000506的差别,竟然导致了完全不同的天气结果。这一现象,后来被称为“蝴蝶效应”——一只蝴蝶在亚马逊丛林里轻轻扇动翅膀,可能引发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。这种效应揭示了天气预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。
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:首先,我们需要获取大气的初始状态;然后,利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方程进行预测。但在第一步——获取大气初始状态上,我们就遇到了巨大的挑战。理论上,我们需要知道每一个降雨云团及其周围所有大气的状态,这就像是要捕捉每一只“小蝴蝶”。然而,目前的气象观测手段,如布点取样,只能获取有限的数据,这些数据只能代表观测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大气状态。
想象一下,如果我们试图通过有限的观测点来拍摄爱因斯坦的照片,即使观测点再多,也难免出现偏差。这种“以点代面”的观测方法,使得天气预报的初始值就存在误差。
那么,如果我们能观测得足够精确,是不是就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呢?遗憾的是,无论地面气象站、卫星还是雷达,都无法实现对地球大气层的精确观测。即便未来的科技再发展,要想精确测量覆盖地球、高度达几十公里的大气层,也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那么,即使初始值存在误差,我们能否在计算过程中进行修正呢?事实上,这种误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放大。以一个台风为例,去年影响北京的台风“安比”的路径预报中,我们给初始条件添加了50个不同的小扰动,然后将这50个成员用同一种方法进行5天的预报,结果十分发散,有的到了内蒙古,而有的直接出国了。这就是“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”的真实写照。
除了“蝴蝶效应”之外,天气预报的误差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,如观测设备的精度、模型的误差、计算能力的限制等。因此,天气预报永远也无法做到100%的精确。然而,随着科技的发展,我们的预报准确率正在不断提高。
作者:沈越婷 北京市怀柔区气象局
本文来源:中国数字科技馆
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泰克贝思科技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“蝴蝶效应”你真的了解吗? 》